搜索
159-7804-6644
快捷导航

游览华楼山

3
回复
96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2 11: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12 11:42 编辑

IMG_1445.JPG
  华楼山位于崂山西北部,以奇峰名石、自然山林景观和道教名胜著称,有法海寺、下书院、皇姑洞、石门涧、千尺嶂、石龙崖、笋峰、石门峰、石门岭、石门庵、天落水、华楼宫、聚仙台、福泰庵、万寿宫、迎仙岘、松风口、下华楼、崂山水库、迎仙观、大腿崮、锯齿牙共22处景点,景区面积为22.6平方公里。华楼宫坐落于海拔350米的华楼山上。华楼山以因山巅的“华楼石”而得名。华楼石又名“聚仙台”、“梳洗楼”、“华表峰”。与华楼宫对峙的一座山峰称“南天门”,峰顶巨石上刻有明代山东提学邹善草书的“最乐处”三字。崂山水库在华楼山北侧,风光绮丽宜人。从元代以来,华楼山就成为来崂山的达官文士必到之处,现在华楼景区仍然是崂山的题词刻石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明代山东巡抚赵贤所题“海上名山第一”就镌于此景区。现在,游人可乘坐新建的华楼观光索道由山下直达华楼宫。
IMG_1446.JPG
华楼宫
   
      华楼宫为元代泰定_二年(1325年)创建,明代犬顺年问重修,有老君、玉皇、关帝三殿,房台简朴,庭院雅洁,庙内外有胸径数围的松、银杏等古树20余株。宫前临夕阳涧,杂树葳蕤.翠竹婆娑,这里有一种特殊的竹子,名叫“金怀玉”,竹竿色黄,枝权之沟色青翠。殿后为碧落岩.岩半一泉流水,名为“金液泉”。华楼宫的周围环境非常优美,特别到秋高气爽之时,远山近峦清新空溟,使人乐而忘返。2000年6月开工,恢复了玉皇殿、老君殿、关公殿和道台3间.面积200平方米,2001年4月完工。清代乾隆年间即墨文人蓝中硅《华楼官》诗赞:“野竹奇花满涧中,高山耸处拥仙宫。峰峦环列云屏翠,岛屿遥分海月红。金液色泉尘虑洗,丹梯悬磴世缘空。三生有诀谁堪语,坐对青松万壑风。”
DSCF5660.jpg
发表于 2011-12-12 1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12 16:20 编辑

DSCF5663.jpg
  崂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崂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道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纵观崂山道教,也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华楼宫始建于元朝泰定二年(1325年),面对夕阳涧,背依“碧落岩”,为全真道华山派道士“云岩子”刘志坚所创,内有老君、玉皇、关帝三殿,庭院幽静,古木参天,碧落岩下清澈甘冽的“金液泉”水长年不涸,从元代以来,华楼山就成为来崂山的达官文士必到之处,现在华楼景区仍然是崂山的题词刻石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12 16:22 编辑

IMG_1443.JPG
聚仙台
   
      聚仙台,又名“华表峰”,俗称“梳洗楼”,位于松风口以南、华楼宫以东。高峰叠架凌云,四壁削然陡立,高达30余米,迭石崛起于岭顶,顶部平坦如台,远远望去宛如卺石高楼直插云天,在崂山十二景中称“华楼叠石”。民间传说神仙曾在此梳洗,故俗称“梳洗楼”。梳洗楼山西北望去,叠石轮圆并小美观,其奇在阳,由峰后东去.折而南下至涧底,回首北望,峭壁参天,顶石探出如冕,蔚为奇观。由于聚仙台形状奇特难以攀登.自古以来被誉为“崂山第一奇峰”。清代胶州著名文人张谦宜《华楼仙迹记》中有一段传说:叫代崇祯年间华楼宫有一老道攀登上聚仙台,得青玉碗和白玉吕洞宾像,后被县令索去。另有传说,清咸丰年间有姓胡的道士曾上去过,见上面古柏极多,柏下有洞,洞旁有泉,洞里有金色神像。近年来,有人沿石隙打桩,挂上铁链,攀登到峰顶,发现有人工开凿的石洞、线刻的神像、松树和清泉等。清代山东抚军崔应阶有《华楼》七律诗“第一名山海上留,华峰谁到最上头。琼浆已涸玉盆水,仙髻罢妆梳洗楼。烟崮遥连翠屏台,天门中豁白云留,道人何事攀援上,玉盏徒增墨史羞。”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随风飘雨 于 2011-12-12 16:28 编辑

IMG_1449.JPG
DSCF566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自驾游路线推荐

更多+

热门帖子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驴友网

官方微信

APP下载

全国服务热线:

18028862882

公司地址:桂林市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

运营中心:广西省桂林市七星区信息产业园655号B区1068室

邮编:514000 Email:lvyoushequ@163.com

旅游社区有限公司   ©2015-2024  驴友社区网  版权所有©驴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