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憧憬 第一次听说稻城这个地名是在去年的七月,当时我正在为自己的第二次云南之旅做准备。虽然上网已久,也知道新浪有个旅游论坛,但从来没有认真拜访过,因为我自以为是个信息收集比较完整的人,比如中甸的碧塔海,我早在90年就从冯牧的《滇云揽胜记》中详细了解到,而且在96年就独自一人游过,所以当我一进入旅游论坛,看见六斤在大谈稻城时,立刻对这个我闻所未闻的地名产生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在中甸的永生饭店我遇到了湖北的老黄,他给我看了一些亚丁的图片,那仙境般的稻城在我脑海里再也擦抹不去。 云南归来,我遇到了我十年前的同窗--玲珑兄,恰巧他对稻城也很神往,因为国庆节他要携妻去西藏一游,所以我俩一合计,干脆第二年的"五一"去稻城。计划归计划,时隔大半年,中间有太多的变数,能不能去稻城谁都没有把握,不过稻城之旅总算是提上了日程,而我也至此有了憧憬。 二. 上路 一路上,雅安的碧峰峡不知被万sir贬过多少次,但是它真的和我们开起了玩笑--无论在市郊还是在市区,旅馆、饭店均是客满,联想起"五一"前重庆各大旅行社报刊上关于碧峰峡铺天盖地的广告,不得不承认重庆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的差距,同时也佩服雅安能把这样一个我道中人不屑的地方搞得如此火热。只有往天全赶了,寂静的深夜里,一路只有青衣江与我们相随。当时的时间是2000年5月1日凌晨零点30分。 三. 二郎 就这样在山路上拐来拐去,上午十点,我们在山腰停下来排队,准备过二郎山隧道。下车一打听才知,今天是五一,所以进出隧道临时作了调整,上午8:30-10:30为出,10:30-12:30为进。乘着离隧道开放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向前漫步,顺便看看可否有创作的素材。但见一条车队长龙伸向看不见的尽头,而几只老鸦在头顶飞来飞去,不时发出几声怪叫,让焦急的人们更加心烦。没几步我们就遇到成都一旅行社组织的去稻城的团队,他们可是一大早就从成都出发的,虽然没去过稻城,但狡兔的全攻略我几乎可以整段背诵,所以 他们的领队对于我们关于稻城的如数家珍颇为诧异,当我谈到冲古寺的热甲养有一头藏獒、一头灰毛猪、一黄猫,还有一只绵羊断了角时,他不禁瞠目结舌,忙问从哪里得到的信息,我嘻嘻一笑:"新浪",颇为得意。隧道开放了,却并不顺畅,只是一点点的挪,停停走走了一个多小时才到达隧道口。二郎山隧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长,在黑暗中前行没多久就见到了光明,同时这也意味着我们稻城之旅最大的障碍已经清除。 四. 樱桃 在县政府招待所我们吃了顿不错的午餐,小倩也如愿以偿地买了一大袋樱桃,并很快洗好。招待所对面就是著名的泸定桥了,在桥上走了个来回,遥想当年飞夺泸定桥的惨烈,看看脚下滚滚而去的大渡河,心中颇为感慨。 泸定距离康定49公里,沿途的农家小院里种满了樱桃树,树上挂着累累的红灿灿的果实,而我们也在车上开始了樱桃大餐。我和玲珑兄的吃法最豪放,抓一大把塞进口中,少顷,吐出二十多颗核。小倩说我们是暴殄天物,说罢,用纤纤玉指优雅地拈起一粒放入嘴里,刹那间,我突然明白了为何自古以来用以形容美女的小嘴的总是樱桃。 五. 风雪 正想着有篇文章说夏天的折多山是个大花园,山间却纷纷扬扬飘来了雪花,伴着山风扑打在车窗上,越往上走雪下得越大,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在重庆,下雪是十年一遇,对不期而至的风雪交加大家都很兴奋,于是下车、玩雪、拍照,耍了个痛快!经过海拔4289的垭口,到达山的另一面,雪渐渐小至于无,一派田园风光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广阔的草甸上,悠闲的牦牛和绵羊享用着嫩草,一弯小河奔向远方,河的两岸稀稀落落恰到好处地点缀着白杨,而灰墙白窗的藏式民居远远近近地不规则排列,景致让人陶醉。玲珑兄说,今天天气不好,要是秋高气爽的时候来,蓝天白云,加上白杨金黄的树叶,不知会美死多少人!但是我已经知足。 六. 厕所 天快黑时,我们到达雅砻江边的雅江县城,窄窄的雅砻江显得很普通,一般很难把它和宏伟的二滩电站联系起来。雅江县依山而筑,就像微缩的重庆,只不过少了一条江。经过选择,我们决定在县人武部招待所安顿,因为一来可以停车,二来安全,只不过它的厕所--曾读过celli在乡城入厕的遭遇,没想到我也遭遇了一次:晚餐前上厕所,老远就闻到"异香扑鼻",依我平日的经验,凭我5000的肺活量,屏气进出是不会有问题的。于是如法炮制,但是这是高原啦,走到最深处就受不了,不得不出了口粗气,但同时又狠狠吸了口"异香"--有了饭前的开胃菜,当晚多吃一碗饭! 晚饭后,出去逛了逛,十分钟就走完了主要的大街。因为在理塘和康定的中间过渡区,所以雅江的民族特色不大明显,因此大家逛了会儿觉得索然无味,都回到了招待所。打开电视,看看体育新闻,哈哈,尤文图斯居然输了! 七. 王菲 帕杰罗驶上垭口,一束阳光打在脸上,既温暖又耀眼,好一个艳阳天!白云朵朵,群山连绵,让人心胸豁然开朗。山顶的路随着山形起伏拐动,有时看着对面近在咫尺,却要绕上一大圈,王菲自然不会闲着,唱得正是"山路弯又弯",又突然来句"石头大又多",众人定睛,前面还真有快大石头……该死的王菲!!咦?她又唱了句"香蕉树上结香蕉",难道…… 八. 高原 有时候,开阔谷地突然出现,一条小河东西走向,河边是座座藏式民居,不远的山腰是片红色的喇嘛寺,阳光下,玛尼堆,巾幡,还有辛劳的藏民,景色相当震撼。到达理塘正好中午12点,我们在川藏线与南下稻城的公路的交界处一家饭馆吃午饭,饭店老板是个藏族姑娘,玲珑兄端着他心爱的canon到街上采风,逢人就照,有的藏族年轻人长发黑脸,腰间一把藏刀,看起挺凶,实际上面对相机相当配合,难怪玲珑兄大叫过瘾。理塘县城前面是一片大草原,大约有几十公里宽,然后就是连绵的雪山了。离开川藏线南下,在草原看见了一家商业化的"牧家乐",就一下子联想到重庆的"农家乐",泉水鸡,不禁暗吞口水。横跨理塘草原我们的帕杰罗用了40分钟,这一路尘土飞扬,虽车窗紧闭,但在阳光下我们却清楚地看见尘埃在快乐地跳舞。 从理塘到桑堆要翻越两座海拔在4600米以上的高山,因为理塘本来就有4000多米,所以垂直爬升并不厉害。饶是如此,小倩还是率先出现了高原反应,虽然她曾在西藏接受过考验。玲珑兄爱妻心切,毫不吝惜自身内力,源源不断将"真气"注入小倩体内,可惜收效不大。我的怪味胡豆悄悄胀了起来,像气球一样圆滚滚的,这显然是高原低压在作怪。正给矿泉水瓶放气,面前出现了无数巨大的不规则的石球,密密麻麻挤满了河谷和山坡,公路就像是一条蛇在巨石中找到夹缝穿过。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冰川的杰作,大家疑心海子山到了,但地图上分明标示海子山是翻越的第二座,争来争去没有结果,我觉得有些困,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时我们已经在真正的海子山上了,但山上的乱石不如前座山有特色,稀稀拉拉的,一点也不壮观,只是多了些海子,散落在公路两边,颇让人失望。 海子山下来,桑堆河出现了,河水清澈见底,平缓地流着,向前蜿蜒,两岸生长着柏树,无论在何种天气,用美丽来形容桑堆河都一点不过分。大家盘算着桑堆快到了,果然,前边对面的山坡上,桑堆河畔,绿树从中有一大片红色的房子,公路旁河边草甸上耸立着三座大白塔,我们以为这就是桑堆,纷纷下车,玲珑兄举起canon,万sir抱着nikon开始了紧张的创作。看见有位老者经木桥过河而来,我信步过去和他聊了几句,得知桑堆离此处还有一公里,这里不过是个喇嘛寺(崩波寺,又名蚌埠寺)。正想再问几句,一阵暴风雪铺天盖地压下来,打得我们狼狈逃窜,回到车上,全身尽湿,玲珑兄还在奔跑中掉了镜头盖。 很喜欢这个地方,离开时我一点都不遗憾,从大家的表情中我读到了和我一样的想法,我知道我们一定还会再来。 九.藏乡 翻过山后就进入山谷,公路边有一条小溪,溪水清绿,和公路平行前进。许多藏家就傍水而居,屋前的桃花开得正烂漫,映红了友好向我们挥手的藏民的笑脸。在稻城,无论认识与否,藏民都会亲切地向你问候,这使我们深受感动,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一面,在这里,千万不要吝惜你的微笑。到达日瓦乡,我们住进了大名鼎鼎的三圣如意,老板娘和蔼可亲,她14岁的小儿子蹦蹦跳跳地帮我们开了房门。我们对自己的选择相当满意,因为客房的走廊下面是一条咆哮的小河,视野比较开阔,后来我发现三圣如意还有厕所干净的优势,而绿野亚丁的厕所简陋不说,在男女厕所的隔墙上还有一个洞。一定下房间,小倩就开始了地毯式的灭蚤工作。首先用"三九幻影"狂喷一通,再在每张床上细细撒上我千辛万苦购得的沙姜粉,卫生工作做完,我们才开始整理背包。半小时后,亚星车才姗姗开来,车上下来二十多个广东游客,但此时三圣如意已容不下这么多人,后来听说多的人被安排进了藏民家。因为到得早,我们不慌不忙地在三圣如意的食店吃了饭,三圣如意掌厨的来自遂宁,而我们本来对吃就不挑剔,所以晚餐还算可口。 十. 白马 十一. 轻功 出发前,我们遇到了在二郎山遇到的旅游团,他们是凌晨三点才到,比起我们整整晚了十个钟头。刚一出发,玲珑兄首先遇难--一不小心滑倒在水坑里,双脚和裤子被浸湿,好在他的裤子是两截,除去下面的裤腿就成了一条短裤,但见他面不改色,一提气,大步流星赶将上来和我们并肩而行,此刻的我们有如帕杰罗,活力无限,超越了一个又一个的马队,隐约听见一个藏族小孩说:"你们走路好凶啊!"过不多久,回头已看不见马队。到亚丁的小路一直是沿着一条溪流,当然会有不停的爬坡,前半程的路因为体力充沛,虽有上坡,但并不太累,走走停停一路创作,偶尔一束阳光打在身上,暖阳阳的顿觉轻松。春天的溪流充满了生机,虽比不上秋天颜色层次丰富,但是听着潺潺的水声,感觉春意盎然,不知不觉走了好远。走到一半,内力已分出高下,小谢和师傅组成第一梯队,成为领头羊,早已不见踪影。我、玲珑兄、万sir因为年老体衰,掉在后面。出发前,每人都带了两个垃圾袋,万sir干脆把垃圾袋别在腰间,里面装着矿泉水瓶、糖纸和八宝粥罐,走起来咣当作响,活脱脱一位丐帮污衣派一袋弟子。 后半程的路可谓艰辛,因为海拔高,加上爬坡,体力消耗相当大,该死的高原反应此刻开始发作,头疼欲裂,每走一步要付出平时走好几步的代价,渐渐两步并作三步行,一步并作两步行,休息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脑子里也一片空白。走路时什么都不想,只是沿着路机械地迈动步子。一路上不断有人下山,牵马的藏民一般会关心地问为什么不骑马,而马上的游客只会说:"哇,好厉害!"计不清休息了多少次,想不起一路上做过多少次思想斗争,我们和马帮同时到达了在松林的营地,前后历时七小时,小谢比我们提前了半小时到达,因此当我们到时,他已经打探好帐篷。我们住的是一个小帐篷,小是小了点,挤一挤不会有问题,不过68元/人的价格确实不菲。 松林向上10分钟就到了冲古寺,我们刚到就天降大雪,大朵大朵的雪花打在身上,碰到衣服就融化并渗进去,我的鞋和衣服很快湿透,感觉一阵冰凉。不远处,几匹马无视大雪,埋头吃草,意境非常美。而飞雪世界中的山、树、物具有了另一种情趣。晚饭是吃干粮,吃罢就早早地躺下,躺下时才发觉枕头比较低,人整个是头朝下斜着睡。仔细想想,或许这是故意安排的,高原头部缺氧,倒着睡可以改善脑部的供血状况。想到这里,顿时释然。不过几个人钻进睡袋,挤在帐篷里,倒象极了一排菜青虫。 十二. 雪域 不知过了多久醒来,感觉口干舌燥,找小倩要了一瓶水,拿在手里已经冻手,喝下去心肺一阵冰沁,看看时间,才12点半,立刻焉了气。我再也无法这样倒着睡着,辗转反侧,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而万sir则在旁边不失时机地打起了鼾,铁马冰河倒入了他的梦,把我气得半死。 经过漫漫长夜的煎熬,在六点钟,我终于起了床,轻轻穿上昨天就已经打湿的外衣和鞋子,钻出了帐篷。雨已经停了,一口清凉的空气扑面而来,立时觉得精神一振。一抬头就看见了仙乃日,在黎明时分浅蓝披身,庄重肃穆。经过昨天的一场大雪,所有的树木都披上了一层白色,远处的群山雾气缭绕,在静悄悄的营地,我感觉仿佛到了仙境。 不多久,人们陆续起床,营地很快热闹起来。烤衣服时,我们碰到白玛讨厌的XX人,他们是一个大队伍,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到达的,“这里的马真不好找,县长出面都没办法”,他们抱怨。私下里一位跟随他们的藏民告诉我,别看这些人挺风光,上山还要县长陪同,但当付马费时就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掏钱,人家当然不干。我只能笑笑,然后岔开话题聊他的帽子。烤了好一阵,一大桶水已经烧开,我的衣服也热气直冒,就是不见干。 索性不烤了,喝了罐八宝粥,马夫也来了,我们开始向络绒牛场进发。 冲古寺早已变成了一片冰雪世界,美得简直一塌糊涂,因为景致怡人,谁都不愿意骑马,而雪后的小路泥泞不堪,陷阱不断,走路得万分小心。穿行在玉树琼枝间,踩在深可覆足的雪地里,一切都像是在梦里。本来想象中的稻城是草长莺飞,遍野花香,没想到迎接我们的是林海雪原,太大的惊喜来得突然,让我们几乎没有准备好。在这样一幅慢慢展开的画卷里永远看不够! 很快,牛场到了,就是一大片的草地,中间有小河穿过,虽没有特别的景致,但确是观赏三座神山的绝佳地点,可惜我们运气不好,所有的山都在云雾的笼罩中,在吃午饭时还下起了雪粒,打在身上“噗噗”作响,一下又弹得老远。按计划本应该继续上行,但没有好天气一切都白搭,大家一致同意回撤,考虑到继续呆下来不会有新的收获,在途中又达成共识——当天就返回日瓦。 十三. 英雄 下山的路与上山时恰好相反,上山的上坡就成了下山时的下坡,走在接连不断的下坡路上,想起现在的惬意是建立在昨天爬坡的艰辛之上的,都觉得昨天自己能爬这么多坡,实在不得了。 虽说是下坡,毕竟路有这么长,大家都是血肉之躯,而且高原反应依旧存在,所以还得走走停停,好在心情放松,所以一行人走在寂静的山路,享受习习的山风,聆听心的跳动,而沿途美景不绝,感觉很棒! 走到后来下了山,在沿着溪水前行到出山谷的一大段,各位的体力几乎耗得差不多,早已无心说话,只顾埋头走路,脚好似已不属于自己,而路却始终不见尽头。 好不容易出了山谷,迎接我们的有是一长段公路,到日瓦乡至少要在连绵的山腰绕上十几次。这段路在昨天是我们最风光的一段,当时我们大踏步前行,引来众多钦佩的目光,现在却又恨不得立马躺下。经过昨天遇难的地方,玲珑兄已经无力开口再说出那个以F开头的单词。我和小谢加快步频,和众人拉开了距离。抢先过了石桥,一口真气便泄了下来,再也无法提起。无奈何望着前面必须爬的一个坡,我终于明白为何登山时最后接近顶峰的一段是如此艰难。 以说不出的难受手脚并用爬上了小坡,蹒跚地走到三圣如意,又上气不接下气地向布多要了那间我们曾住过的房。当玲珑兄等到达,看见我抱着一大堆健力宝,简直乐坏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健力宝是如此美味!看看表,下山整整六个小时。 吃过饭,到绿野亚丁买了块显眼的绿布,上书“重庆大学绿色环保团”,然后各自签上大名。正埋头写,听见旁边一人“咦?”的一声,显然我们的布吸引了他,接着听见他向万sir征询对稻城旅游的建议,万sir立即指出应该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比如可以在上山前给每位马夫发一个垃圾袋,将一路上的垃圾收集起来等等。我一抬头,看见了这位“大白玛”,而真正的白玛就在他身后,顿时明白说话的就是罗大庆了。罗大庆转过身,伸出大手热情地握住我的手,我连称“幸会”。要在平日,接下来的话一定是“我对你的景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好在这次我打住了。 布多把我们的签名安排在了电视机上方,一个非常显眼的位置。环顾四周挂满的红黄布匹,感觉一阵亲切,因为这些只闻其名的朋友曾和我们一样,带着憧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然后又以这样的方式留下了美好的祝愿。其中一块上写着五月一日,一对新人在仙乃日下举行了婚礼。 夜深,躺在床上,思绪如潮,本来这次的目的是游稻城,不料在山上却这样草草收场。纵然是天气和季节的因素,但想起未免遗憾。不过来时一路收获颇丰,已让我们心满意足,何况回去更有不可预知的新奇在等待我们!又想起上山下山的艰辛,对我们来说不仅是体力,也是毅力的考验。突然觉得我们很了不起,仿佛一群英雄! 十四. 天气 到达贡岭寺时,贡岭寺正沐浴着晨曦。轻轻步入寺院,感觉好清静。一个高个喇嘛疾步走来,为我们打开大殿的门锁,我们立刻被里面漂亮的酥油花吸引了,虽然无缘到塔尔寺看举世闻名的酥油花,但能在这里靠的这么近,站的这么直,静静地仔细地欣赏,已经是件非常幸福的事。 走在稻城县城,太阳已经高照,果然是好天气。想起昨天白玛为我们没能去珍珠海而惋惜,但那时没有好天气,珍珠海再漂亮也体现不出。转头看见旁边一滩烂泥,中间的水洼映着蓝天和雪山,还真象那么回事! 渐渐的,天空一片蔚蓝,我们在遭受暴雪的地方下了车,缓步在开阔的草甸上,身旁的桑堆河泛着粼粼的波光,清澈的水中无数的鱼儿游弋,在温暖的阳光里,清风拂起衣衫一角,心里涌起一阵难言的畅快。 走过巨木搭成的桥便到了崩波寺,远远就看见两个巨大的转经桶,走进看清是几位老者在推。崩波寺正在修缮中,我们无法进入大殿参观。不过一位年长的喇嘛介绍我们到一间小屋去看看,据说里面的菩萨是用肉身做的。 绕着崩波寺走了一圈,事先得到告知,最上面的一间屋是不能去的,其实那间屋修在悬崖上,我们即便想去也爬不上。回到大门口,一位叫伍金仁真的喇嘛正坐在石阶上休息,走过去给他拍了照,然后请他用藏文签个名。 因为天气好的缘故,车里,大家的思维都非常活跃,从《南海十三郎》一直谈到披头士乐队。在海子山上穿行,风景与来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此时广阔的海子山顶,乱石在阳光下也有了生气,给人一种天地悠悠,苍茫而浩渺的感觉,走在上面也觉得顶天立地。 回到理塘,正值中午,我们又到了那家餐馆,老板换了身牛仔,看起来挺精神,又见面了,彼此都很高兴。唯一遗憾的是这次没有吃上来时吃过的又脆又甜的卷心菜。 十五. 活佛 登上开阔的屋顶平台,从这里不仅可以俯看县城一角,还可以遥看理塘草原和雪山。平台四周各有一个高约两米的金色巨钟,当然庙顶还有各种传统的镀金雕塑,正午时分,烈日当空,屋顶流光溢彩,一派辉煌。 库尔寺不但每层楼的空间非常大,而且房间极多,走在里面象进了迷宫。有时明明在欣赏精美的壁画,一转身就置身于五彩斑斓,从屋梁吊垂下来直到触地的彩带林中了;转个弯以为进了另一间房,猛然发现正面对一张菩萨的笑脸,原来站在大厅正中的天桥上。钻来转去,总有新的发现,总能让眼睛一亮,最后竟一头撞进了活佛的房间。 活佛坐在床上,面带祥和,微笑着一边请我们坐,一边吩咐给我们上茶,并叫人端来糖和饼干,我们一时受宠若惊,只是虔诚地端坐,不知该说什么好,活佛用不紧不慢的语速给我们介绍了库尔寺的情况,得知我们来自重庆,又关心了一下我们的城市。 最让我们惊喜的是,活佛不仅同意了我们给他拍照的要求,还示意我们可以轮流坐在他床上和他合影。玲珑兄颇为老到,屁股还没坐上床就先把头伸了过去,活佛自然明白玲珑兄的用意,轻轻地摸了摸他的头,乐得玲珑兄笑开了花,从此引以为傲,至今仍津津乐道。 从库尔寺出来,我们每人脖子上都围上了一根圣洁的哈达,是临别前活佛赠送的。希望活佛的祝福能伴随我们,直到永远! 十六. 金刚 这一路,我们不断遇到军车车队,有时整个盘山路都是缓缓移动的军车,非常的壮观!途中我一直在想,要是能随军车车队入藏就好了,一来安全,二来不用操心食宿,多棒! 走到剪子弯山山顶的兵站时,因为油箱漏油,师傅停下来修车,我们不得不停留,也乘机自由活动。 看见阳光如此明媚,找了块草坡躺了下去,感觉非常舒坦。旁边,几头牦牛正傻乎乎地啃着草。前边不远处,有小孩在玩,玲珑兄过去想拍特写,看见他做了好久的工作,还拿出巧克力和腰包“行贿”,小男孩就是不配合,累得他数次举起Canon等了半天,又无可奈何放下。觉得有趣,我走了过去,那个小孩七岁左右,流着鼻涕,个性十足。问问他叫什么名字,他仰起头得意地回答:“多吉”,阳光下,脸上的高原红格外鲜艳。 十七. 齐秦 此时已是夕阳西下,远山的白云已被浸染成橘红,我们正在山颠,金光道道,洒在手上、脸上,耳边传来那熟悉的歌声,不知不觉中唤醒了一颗曾经年轻的心。 除了小徐和小谢,我们都是听着齐秦的歌长大的,那时我们还在读中学,心中充满理想和梦想,满怀对情与爱的追求,生活清贫而多彩。记得那时在校住读,每晚熄灯后总是艰难地和生活老师斗智斗勇;也记得那时一下晚自习就一路狂奔只为那二两小面;而上体育课玲珑兄为体验一下跳水的快感竟碰得头破血流…… 耳边响起了《大约在冬季》,大家跟着唱了起来,看着远方金字塔般巍峨的贡嘎山,看着蓝天,看着白云,看着身旁的荒原,想着青春岁月,年少的梦已去得远了,我的眼眶润湿了。 大学毕业留言册上,我的一位同学给他即将分别的女友这样留的言: 十八. 北斗 在稻城,一位成都的导游告诉我们,二郎山隧道在双号什么时候都可以出,所以我们并不急欲赶路,但为了能在康定多玩一阵子,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上了路。 说来也算我们运气好,在高尔寺山垭口,我们第二次见到了贡嘎山,只不过上次是黄昏,这次是早晨。高尔寺山顶冷风飕飕,冻土踩起喀嚓作响,猜想折多山上远眺贡嘎效果可能更好,于是连蹦带跳上了车。到达康定还不到中午,虽然跑马山最近,但是这种名声在外的地方反而引不起我们的兴趣,我们决定向木格错进发。通往木格错的公路相当好,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几辆车,看来高峰已过。来到七色海,湖岸一片狼藉,显然是前几天“游人如织”留下的礼物,而几个塑料垃圾桶却空空如也。七色海往上不久就到了木格错,这是个没有多大特色的高山湖泊,由折多河汇集而成,水又清又寒,四周树木葱茏,感觉清爽而宁静。 或许好东西瞧多了,木格错让大家有些失望,没有过上瘾,我们决定逛逛康定的老城,可惜旧城几乎被拆光,只得抱憾而去。 两点左右就到了泸定,路上我们自然没有忘记买一篓樱桃,重温一下樱桃宴。让我们意料不到的是有人告诉我们下午隧道不能通行,吓得我们连问了好几个人求证,得到的却是不同的版本,到后来我们干脆把车开进了二郎山隧道建设指挥部。值班的告诉我们,单进双出指的是上午,下午要施工,因此不能放行。我们今天肯定不能过隧道了,要过至少等到后天。带着一线希望,问可否翻山,得到的警告是:可以,但是二郎山长期没有维护,随时会有危险,要赶路最好绕到石棉。 从石棉走的方案遭到一致否决,剩下的就是翻二郎山了。我和玲珑兄暗自高兴,因为还没出发我们就希望稻城之旅能故意爬一次二郎山,看看难得的美景。当时我也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没想到愿望居然快实现了。 十九. 征服 对于这条失修已久的老国道只能用“百闻不如一见”来形容,上面不仅布满了深坑,而且不断有巨石挡道,或者干脆塌掉一半,让人在车里不仅要彼此做弹性碰撞,还要上下在座垫和车顶间做减谐振动,一颗心悬起久久放不下来。靠在窗边的四位用手抓紧了肩头斜上方的把手,动作一致无二,好像是吊环规定动作的比赛。上山因为路程短,到达垭口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可惜的是我们在山顶没有看到雪峰群立的雄壮景观,只觉风吹得紧,但能亲自走一遭二郎山,足矣! 下山的路比起上山要烂得多了,更让人心惊胆战的是路边悬在半空好像要随时掉落的大石块,我们的帕杰罗犹如一叶轻舟在惊涛骇浪中,车里的我们又开始做不规则碰撞运动了。参加“吊环”比赛的只剩我和玲珑兄进行“自选动作”的冠亚军决赛。路虽烂,不可否认的是二郎山的路很有型,特别耐看。一路上不断看见人去屋空的汽配汽修点,只剩下残窗破门在风中摆动,给人一种苍凉的感觉,可以想象出当年二郎山上汽配业的发达。 在我们前方,一辆尼桑风度轿车正摇摆缓行,司机不断下车在车轮下垫石块,这一路不知道他要捡多少石头,下了山该成保龄球高手了吧?!可惜这么漂亮的车,底盘一定烂得不成模样了。可惜的还有我们的樱桃,抖来晃去早已遍体鳞伤。 不知抖了多久,当车驶上好公路时,车平稳了,整个人却还在不停地摇晃,就象《神探飞机头》里的金凯利。终于征服了二郎山,过不了多少时候,因年久失修,再经过雨水冲刷,二郎山山路将会彻底断掉,到时再没人能将它征服。 再见,二郎山! 二十. 现实 第二天一早就回到了成都,首先买了几张报纸,看看与世隔绝的几天发生了些什么,第一眼就看见陈亦明下课的新闻。中午,在白市驿陶然居最后聚了一次餐,我们回到了重庆。 回到重庆,重新汇入川流不息的人群,呼吸污浊的空气,头顶一片永远不会蓝的天,重新步入单调的生活轨迹。我常常感到无聊,其实我有做不完的事;我时常怀恋那些放飞的日子,怀恋那些难忘的微笑,怀恋经历的一切。我知道这种游历已成为我人生的一部分,只要追求不停,梦想不止,有一天我还会飞往那些梦一样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