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阿宝不止一次地谈起黄龙溪,还看过他坐在渡口柳树下喝茶的照片,终于来到,是三月份了。这个离成都一百多公里的古镇,入目便给我一阵清澈的感觉。
在黄龙大酒店放下行李,便去镇上游逛。很小的一个镇,几乎全是旧旧的木板房,有些墙壁因为年代久远,已被熏得漆黑破败,透过半开半掩的门,可以看见屋里阴黯零乱的陈设。坐了一块钱的三轮车到河边,有很多小画舫在拉生意,一个女人跟我们走了一条街,一定要我们坐她的船。不理她,继续走,沿河的小街窄得伸手可够到对门的屋檐,青石板路高一脚低一脚,耳朵里灌满了两边饭铺里拉客的吆喝,一不留神便会踩到大水盆,里面游来游去的是当地盛产的“黄辣丁”。有个老太婆在卖她家自做的米花糖,买了几块,一路啃着,小街走到了尽头。 慢着,这里一间小庙,大门已关,有扇小门出入。鬼鬼祟祟蹭了进去,抱着“见神就拜”的虔诚心意,正准备三跪九叩,冷不防闪出一个更鬼祟的老尼姑,站在门边面无表情地说:“过了五点钟,要关门了。” 灰溜溜走出来,暮色已四合。淡青的烟雾在河上缭绕,依稀还能看见对岸山脚下的白墙灰瓦和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灯亮了,真该吃饭了。 随意挑了一家饭铺,坐在临河的桌边,阿宝用如假包换的四川话跟老板娘热络地搭话,没过多久我们桌上就上了一大盆色味双全的“水煮黄辣丁”,一碟炒山野菜,还有我的至爱“凉拌折耳根”。二话不说,两人埋头苦干,酒足饭饱,春色无边。 天已经黑透了,只不过八九点,许多人家已上了门板,熄灯睡觉了。走在一条寂静无人的小巷里,只有一家人的大门口还挂着两盏幽暗的红灯笼,时而传来一两声狗吠,这夜因此而有了些灵异。我坐在灯笼下让阿宝照相,闪光灯在黑暗中倏忽划过,仿佛勾魂的鬼魅。身后的门里传来脚步声,想到可能有双诡秘的眼睛在门缝里窥看,不由得背心发凉。我们生活的那个世界在这里变得遥远了,此时此刻,站在这样一条石板路的中央,仿佛置身于时空隧道,对着眼前的场景,有些匪夷所思。 一路走过河边的垂柳,伴着潺潺水声走回酒店,几乎不见人踪,这里只有周末才会有大批的成都人来度假,当地人也只有那时才有创收。月色下春夜的风拂面而来,带着花粉的香,今夜的黄龙溪,只为我们而绽放。 高兴得早了点儿,说是酒店其实象招待所的地方,因为只有我们两个客人而没烧锅炉,这意味着我们没有热水洗澡.昏暗的大厅里,睡眼惺忪的保安指点我们去不远处另一家,据说住了三房客人,也许有热水,可以交点儿钱给服务员,行个方便。不得已我和阿宝又做一回夜行侠,摸黑找到了一个坐在柜台里面打毛衣的姑娘,留下买路钱,遂了今天最后的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