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凭蒲甘一个地方,已有足够的理由去缅甸。
看过一张网上贴图,金黄色夕阳照着漫漫大地,大地散落着无数赭红色古塔,华美古典而苍凉。 美丽在那片土地盛开。对宗教虔诚的国王千年前成就了今天的伟大。 美丽又在那片土地被遗忘。城墙没有了,民居被迁移,只剩下荒芜和4000残存古塔。 可古塔苍老的姿态,荒草里又别样端庄。 那张贴图,是我了解蒲甘的开始。只一眼,今生难忘。 我骑车在古城漫游,古城——看缅甸地图,会分明看见蒲甘这座标出来的重点城市,而且这还是缅甸少数几个有机场的城市。可是,到达后你才发现,这里没有城,只有荒原与古塔。 烈日下穿梭于古踏丛林。天空蓝得静止了,阳光也静止了,皮肤与千年古塔一起被炙烤着。残破的或者幸存的高低形态各异的塔,散落开去,荒野中骑车的人被古塔颠倒,随身带的24毫米镜头的像机也是表达不出眼里的感受。 在中国宋朝的书籍记载里,缅甸还不叫缅甸,而是蒲甘(Bagan,又译巴干),当时一个刚刚统一起来的封建皇朝。佛塔佛寺的大量营建便是从1044年后的两个半世纪,直到1287年忽必烈的入侵,蒙古骑兵的铁踢踏响了一个兴盛皇朝的丧钟,也从此结束了蒲甘作为国都的历史。 1990年前的蒲甘也还不是这样,那个时候,与塔共相存的,是塔边的农田,田边的牛马,塔与塔之间燃起的炊烟……政府一声令下发展旅游,居民全部迁到南部一个叫做新蒲甘的村庄里。古城有组织有意识地被荒芜了,荒芜的古城外有一个叫袅乌(Nyaung U)的小镇反而成了一个更加繁华的去处,那里集中了便宜的住宿和餐馆。 无人居住的土地自然会有树木杂草生长,这漫漫荒原,政府又会如何管理?古塔会不会象吴哥窟的寺庙般最终被森林大树缠绕? 古城里唯一的人烟,是度假旅馆。很高级的旅馆,很秩序的管理,背靠古塔,前依宽宽的伊洛瓦底江,江边入夜每每有捉鱼的小船悄无声息地从水草中驶过,连画都不及它美的地方。房间内一切家具陈设是缅甸特产的柚木制,发出美好安宁的香气;名贵又朴素。那样的一间房,才30美金一晚。不住是极大的遗憾。 包租一日高大的马车是必须的事情。把大概想去的地方告诉车夫,然后一切线路让他来安排,在任何地方想停留多久是你的自由,反正最后,他总有办法带你到最棒的塔让你爬上去看那大地最华美的日落。 红土,荒野,旧塔,马车,深色皮肤,羞涩笑容……历史不经意的一刻,大地不经意的一角,我们不经意的一面。 那一日在袅乌吃饭看露天木偶戏,散场后已是晚上十点半。看地图还有另一条路通向旧城河边,于是想顺着它走也应该有小路回到旅馆。 夜漆黑。把小手电拿在手上,也是照不及脚下的路。单车车轮每一步都是踏上黑暗的未知。原来这是一条城外的“高速公路”,没有路灯。这样的夜晚,路上没有一个人,整个世界安静下来。黑暗是一面墙阻挡着我顺利前行,黑暗又是一面掩护给随时从路边窜出来的凶险……如果就这么走向下去我会到哪里?蒲甘,今天我出现在你这陌生的地方,独自拥有这一段路途面对这一方黑暗中静默的古塔,你是否有讯息要传递给我? 黑暗中的声音告诉我不要害怕…… 大风起了,吹过树梢,吹过群塔,吹过千年岁月,吹过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