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祠是广州的宗教圣地之一,香火鼎省(旅游网),是一个集传统风俗、文化、艺术和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寺庙景观,春节期间的黄大仙祠庙会为一年中最热闹的时期。 广州黄大仙祠始建于清代己亥年(1899),1910年代遭受战乱破坏,但从遗迹可见,如石刻对联、浮雕石柱、匾额、 门饰、石狮等,装饰以精致雕刻。 1915年主持人梁仁庵道长携黄大仙的画像、灵签和药签到香港,于1921年建成香港黄 大仙祠,因而深受海内外华人信仰和祀奉。至今已接待超过数百万人次。祠内存有原黄大仙祠珍贵的文物,另设有黄大仙 主殿、 观音殿、吕祖殿、孔圣堂、财神殿、关帝殿、斗姥殿、陈列区 、岭南式园林花圃、亿年奇石、素菜馆及商场和广 场等设施提供游客用膳、购物和休憩。广州黄大仙祠的复建对于广州市(旅游网) 民来说除了增添一个宗教活动场所及旅游景点外 ,它亦负起保存原广州黄大仙祠历史(旅游攻略)文物的重任及宏扬黄大仙的『普济劝善』和『有求必应』精神。 主要看点 世上最久远古木 现广州黄大仙祠内的黄大仙主殿、观音殿及吕祖殿的木匾是珍贵的文物,是出土自2200年前的汉木雕成。是世界(旅游咨询)上留 存最久的古木之一。 过百年的芒果树 由原广州黄大仙祠道长亲手种植的芒果树已有超过一百多年, 现在仍然生机蓬勃, 每年六月还会结出芒果来。 建筑学上的突破 黄大仙祠主殿顶的一颗龙珠重达1000公斤。黄大仙主殿以12条大柱支撑, 殿内全无柱位,是近代建筑学上的突破。 平台提升了3.5米,殿高22米,平台可同时容纳3000人。 设计以环保为主 广州黄大仙祠的设计以环保为主,整个平台向南倾斜10度而建,下雨时屋顶及平台的水从龙头口流入鱼池,用作灌溉 花草和储存作救火用途。 光绪年间石刻对联 广州黄大仙祠二期将原芳村黄大仙祠在光绪甲辰年重修时由番禺的进士卢维庆书的石刻对联重现于大家眼前,此对联 为“洞中别有乾坤四围烟雨云山尤增胜概 祠里自成天地两岸桔林橘井永着仙踪”,极具历史(旅游攻略)和文学价值。该对联将挂在 正门两旁供游人欣赏。 百年前珍贵文物 原黄大仙祠百多年前留下的石狮子、石刻对联、浮雕石柱、匾额、门饰等拾多件珍贵文物,本祠独家珍藏并于二期完 成后供入场人仕参观。 玉液池洁净身心 所有入场人仕要到黄大仙主殿,都必须要先经过“玉液池”让它替各人先洁净双足才向黄大仙参拜。 珍贵的挂绿荔枝 广州黄大仙祠种植了两棵由增城政府送赠的“挂绿荔枝”, 其珍贵之处是由原树移枝种植的,2002年拍卖原树一粒 荔枝为人民币55万元, 可见其珍贵之处。 |